一言而蔽之,「雙樺控股」(1241)是一隻殼股。
它在1997年,由鄭平創立,總部在上海,經營生產及銷售蒸發器、冷凝器、暖風芯體和壓縮機在內的各類汽車HVAC部件,201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388)主板上市,招股價為1.16元,發行162,500,000股新股,集資1.86億元,當時市值是7.44億元。
上市當天,它的收市價是1.46元,升了25.8%,史上最高是上市後第3日的1.7元,此後股價向下,最低是2014年中的0.29元,跟著又稍為回順。
根據它最新的中期報告,其收益是4,229.9萬元(人民幣,下同),虧蝕737萬元,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利潤損益,均是遠遜於去年同期……而去年業績,其實已經是很壞的了。
至於它的資產狀況,算是非常健康:非流動資產有1.72億元,流動資產的2.72億元中,有1.31億元是現金,流動負債是5,121.9萬元,非流動負債則是266.5萬元,加起來只有5,388.4萬元,再對照其最重要的支出是3,811.2萬元的銷售成本,以及1,023.1萬元的行政成本,以及前述的半年蝕了737萬元……
用日常語言去說:這樣的burn rate,有排蝕。
論到資產淨值,是3.9億元,這恰好是它的市值。
以上的資產和業務,足以令到它符合當局的要求,不致於被DQ,但由於資產和業務的價值均遠低於殼價,因此它只能算是殼股。
簡而言之,「雙樺控股」是一隻財務穩健的殼,長期而言,它要不是轉型成為炒股,便只有賣殼一途,除非它的業績忽然出現了奇蹟,暴升10倍,但這可能性雖存在,但並不大。
我之所以憧憬它賣殼,皆因它在6月9日,突然有一位「周淑賢」買了18.49%股份,這看來似乎是分期賣殼的第一步。
從殼股投資的角度看,卻是頂呱呱的殼。最大的優點是現股價較殼價折讓了45%,而現時的賣殼潮流,是以市場價交收,因此,如果它以殼價交收,股價便要炒上1港元以上,但它的52周最低,只是0.415港元,相比起來,值博率是很高的。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9B%99%E6%A8%BA%E6%8E%A7%E8%82%A1-%E6%98%AF%E8%B2%A1%E6%94%BF%E7%A9%A9%E5%81%A5%E7%9A%84%E6%AE%BC%E8%82%A1-9436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