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

劏房社工是聖母 殘酷現實無得救

把劏房的名字改為「簡樸房」,以為就可解決劏房問題,這好比花了人力物力時間去定下「貧窮線」,以為就可以消滅貧窮,都是挑戰市民智力下限的傑作。

這當然並非完全是政府的愚蠢,因為相對單位所面對的,主要是社福界的質疑,而社福界的主流,不過是一群不切實際也沒有哪怕是一點點經濟知識的「聖母」。官員要「打好這份工」,不用講智力和現實,只須把「聖母」們服侍好,便已足夠。

當然,「聖母」們也許也不是笨蛋,他們只是應付自己的「客戶」,也即是劏房住客,只要「客戶」高興,飯碗便可保,可不用顧及現實。打個比喻,他們都是「功能組別」,只須討好選民。

我寫以上,當然是有感而發。

話說日前,劏房支援連線連同社協及劏房戶、板房、床位住客等,到何文田房委會總部,向房屋局分間單位專責小組遞交意見書。有83%認為因此例而被迫遷的都應獲得原區安置,84%認為須設立「起始租金」,避免業主將改裝及認證成本轉嫁租客,大幅上調租金。63%認為需要提高「簡樸房」的最低面積,等等。

這些當然是無稽的想法,例如說,業主怎可能不將成本轉移租客?這證明了,在有關房屋問題,從來是朝野一致,智力匹配,20多年來,合力炮製出今日的這齣鬧劇/悲劇。

殘酷的事實是,經過了20多年朝野共蠢的折騰,香港的房屋已陷入了死局:市場規律是過度供應,樓價下跌,供應不足,樓價上升,但今日香港的情況,是既供應不足,樓價還下跌,而且政府還沒錢,因此也可以說,整個市場已被玩殘了。

在人均居住面積這大前提不改變之下,提高「簡樸房」的最低面積,好比是無「雞」之談,緣木求魚,點變出來?簡樸房住戶可不管甚麼大局大形勢,社工、官員也煞有介事地自欺欺人,hea做當作「完成任務」,反正目的都是為了「糧支」。

至於「原區安置」,要知道,地球所有的貧民窟,都是鄰近市中心。我只能說,好多住私樓的住在新界,都係一家六口住4百幾呎咋!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A%8F%E6%88%BF%E7%A4%BE%E5%B7%A5%E6%98%AF%E8%81%96%E6%AF%8D-%E6%AE%98%E9%85%B7%E7%8F%BE%E5%AF%A6%E7%84%A1%E5%BE%97%E6%95%91/536973

2025年2月27日

DeepSeek推介的股票

  由於梁文鋒是搞人工智能炒股賺到第一桶金,因此,我頑固地認為,DeepSeek的選股技巧應遠勝於其他「同行」。於是,我就叫它推介5隻在本年度可升10倍的股票。

 它選出的一是電動車,即「比亞迪」(1211),二是新能源,即「贛鋒鋰業」(1772),三是新經濟/科網/電商,即「美團點評」(3690),還有「快手科技」(1024),最後的板塊是生物科技,即「藥明生物」(2269)和「信達生物」(1801)。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好公司、好股票,但無論發展抑或是股價,都已臻於成熟,要想升五倍,好難!

 看來,要想一朝發達,還是要自己研究。靠人工智能,難!難!難!不如疊埋心水,自己學識人工智能好過!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5/02/27/content_8682741.html

美國要世界第一 抑或控制全世界?

美國的戰略目的,究竟是成為世界第一,抑或是控制全世界?

這兩者並不互相矛盾﹕只有成為世界第一,才可以控制全世界,但反過來,世界第一也不一定要控制全世界,亦不一定有能力控制全世界。

這問題在於,成為世界第一,不需要付出成本,只須把自己做到最好就可;但要控制全世界,則要付出很高昂的成本,最明顯的例子是在軍費方面,世界第一只需要沒有人能打倒自己,或沒有人敢於攻打自己,便已足夠,但要控制全世界,必須保護自己的盟國,以及在全球搞顏色革命,推翻不順從自己,或不合意的政府。

因此,美國需要龐大的航空母艦群,以及在世界不同地方駐紥的美軍基地,要維持這些,是天文數字。

不過,控制全球也有一定的好處,就是可以有美元霸權,令到美元有價,以及可以為自己的跨國企業與外國公司談貿易時,可以有更好的貿易條款,可進入外國市場。

但別忘記,軍費是由整個美國的人民所支付的,但跨國企業的利潤卻屬於其股東,也即是權貴集團,因此,付出者和收獲者並不相同,不消說,這間接加劇了貧富懸殊。

再說,計來計去,控制全世界雖有收入,但由於補貼外國太多,始終是虧本生意,這是贏了面子,輸了裏子。

特朗普的一個想法是對的:只要美國吃掉了加拿大,則中國在可見的將來,不可能追上美國,這樣就可永保世界第一的位置。

至於控制全世界,能夠做到,固然是好,但也不必強求,總之大原則就是,不用付出成本,則所有能得到的,都是剩賺。例如說,保護烏克蘭,大前題是「用者自付」,由烏克蘭用土地和礦產去支付。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5787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7%BE%8E%E5%9C%8B%E8%A6%81%E4%B8%96%E7%95%8C%E7%AC%AC%E4%B8%80-%E6%8A%91%E6%88%96%E6%8E%A7%E5%88%B6%E5%85%A8%E4%B8%96%E7%95%8C.shtml

通義千問較有職業道德

筆者親自檢測DeepSeek和阿里巴巴(9988)旗下的通義千問,我雖然有人工智能公司,但是卻不懂技術。我問DeepSeek和通義千問的,都是中國語文方面的問題,毫無疑問,在中文程度方面,它們比ChatGPT優勝。

  單單就答案而言,DeepSeek稍勝於通義千問,但只是就中文寫作能力而言,其他我不懂。不過DeepSeek的思考時間比較長,通義千問應許是佔了母公司更有錢的便宜,所以回答較快。

DeepSeek拒答尷尬問題

  有些尷尬問題,例如涉及三級內容,DeepSeek會拒絕回答,說自己只精於寫編程,通義千問則會避重就輕地回答。

  至於一些繁重的工作,例如把一大篇文字改成別的文體,DeepSeek會假裝線路繁忙,但是通義千問則會老實地回答,雖然答得很差。簡單點說,通義千問比較有職業道德。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32717/%E5%91%A8%E9%A1%AF-%E9%80%9A%E7%BE%A9%E5%8D%83%E5%95%8F%E8%BC%83%E6%9C%89%E8%81%B7%E6%A5%AD%E9%81%93%E5%BE%B7-%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西九應同拍賣行合作搵錢

2008年,政府向西九文化管理區注資一筆過216億元的撥款,本來預料該筆撥款將於2025年3月花光。不過,情況看來並沒這麼壞,雖然已經很壞了,但是,迄至去年為止,現金及銀行結餘尚有62億元。

這相比起前年,少了13億元,但赤字連續3年減少,最新的數字是年蝕5.78億元。至於收入,去年是10.61億元,比起前年7.46億元,升幅42%,算是大幅增長。

在去年,M+參觀人次有274萬,故宮博物館有129萬人,加上戲曲中心、自由空間等,總人次達到440萬,平均每天逾一萬人,即是說,每位參觀者當局須倒貼131元。

以今日政府的財政,再度注資應不可能。地產市道不景,也不可能興建酒店或住宅來支援。至於發債,那是先使未來錢,這是現時政府慣玩的手法,機會率很高,債留下代,反正掏空了香港,到時自己已不在位了,關人鬼事!

文化藝術館除了可以促進旅遊,也有著教化的作用,畢竟,港人的品味愈高,製造出來的產品的水平也會提升,可促進生產力的質素。

此外,這其實也可算是一種社會福利: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社會有著大量有高檔文化品味的低下階層,政府也有責任向他們提供高質素的文娛活動。畢竟,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市民也需要文化活動。

從票價的角度看,M+的正價門票是120元,故宮文化博物館則剛從60元加至70元,雖然仍然有上調空間,但空間不大,只能稍稍幫助財政,幫不上大忙。

大家都已「知死」,所以11年前用1,500萬元+100萬元運費買回來的720方呎面積、由日本知名設計師兼藝術家倉俁史朗的「東京清友壽司吧」,這擺明騙錢的鬧劇,應不會重現。不過,這鬧劇的背後,也顯現出本土藝術家的質素和數量均嚴重不足,因此必須引入「外援」,即大量從外地運來展品,這令到香港經營藝術文化館,成本遠高於其他地方。

其實,藝術品是大生意,香港也是大市場,西九的出路,就是和蘇富比、佳士得等拍賣行合作,拓展財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5%BF%E4%B9%9D%E6%87%89%E5%90%8C%E6%8B%8D%E8%B3%A3%E8%A1%8C%E5%90%88%E4%BD%9C%E6%90%B5%E9%8C%A2/536587

2025年2月26日

俄烏停戰美國賺麻 打下去美國虧本

為甚麼特朗普一心要停掉俄烏戰爭?

我們首先看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地緣狀況:俄羅斯是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接壤烏克蘭,其後面對德國、法國、英國、波蘭等等,均有著很強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足夠構成緩衡,別說是俄羅斯吃掉烏東四州,就是吃掉整個烏克蘭,也不威脅到美國。

然而,俄羅斯的東部,和阿拉斯加州只是一海之隔。中國的東風41導彈可跨太平洋打到美國本土,就算是朝鮮,其遠程導彈和核投放力量,也可打到美國。所謂的「東亞怪物房」,日本和南韓根本攔不住中國、俄羅斯、朝鮮這三個軍事強國。

直接點說,美國的西線,也即是俄羅斯的東線,在戰略上遠比烏克蘭重要得多。換言之,只要有足夠的利益,烏克蘭可以放棄,也可以交易。現在說到烏克蘭那邊,雖然烏克蘭一心投美,不惜為了美國而惹毛俄羅斯,也認為自己這場戰爭是為西方扛住俄羅斯,可是現實上,這場戰爭卻是要自己付錢買單。換言之,這好比是女子鍾情富豪,不但沒錢收,還要當妓女去倒付富豪。

真正的問題在於,一算下來,現時烏克蘭的欠債已經接近資產值,馬上收蓬,美國可以藉著收回抵押資產,賺回戰爭付出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再打下去,烏克蘭變成了資不抵債,就是把整個烏克蘭都吃下去,也是賠本生意。

總括而言,現時停戰,對美國是最有利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57807/%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4%BF%84%E7%83%8F%E5%81%9C%E6%88%B0%E7%BE%8E%E5%9C%8B%E8%B3%BA%E9%BA%BB-%E6%89%93%E4%B8%8B%E5%8E%BB%E7%BE%8E%E5%9C%8B%E8%99%A7%E6%9C%AC.shtml

2025年2月25日

歐洲日本的低軍費是美國一手造成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放炮,指出美國軍費支出佔GDP的4%至6%,但歐洲只佔1%至2%,不消說,言下之意,是責令歐洲付出更多的軍費,符合特朗普一貫以來的政策。

順帶一提,相比起拜登年代各官員的各自為政,特朗普則大搞個人崇拜,手下常把「President Trump」掛在口上,可見得兩人的管治風格大不同。

事實上,戰後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快速崛起,一來是靠著美國的經濟和貿易支持,二來軍費開支大減,也大有關係。在八、九十年代,歐洲人和日本人的生活水平,相比起美國人,一點也不遜色,正是因此。

然而,美國這政策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呢?

一來,輸出軍事力量,可鞏固美元霸權,軍事的支出可以輸出美元來作彌補。二來,這也可捍衛美國商人在歐洲和日本的投資,得到更佳的貿易條款。不過,對外投資的利益,只是益了富豪階層,對於小民,沒有半點好處。反而是,投資美股的外國富豪,可藉此得到利潤。

萬斯稱讚,波蘭每年的軍費達到了5%。話說蘇聯解體以後,前蘇聯的附庸國以波蘭「撈得最掂」,無他,正如我在本欄說過,美國向來的政策是支持「對敵國的前線」,這就是五十年代之後的德國和日本,而在九十年代打後,對俄的前線就是波蘭,也包括了「三海倡議」的國家,因此,美國的政策傾斜也就從西歐移向了中歐。

至於德國和日本,當年作為軸心國成員,美國多年來的基本戰略,是閹割其軍事力量,好讓它們依賴美國,乖乖當其附庸國,所以它們的軍費佔比小,反而是美國的一手擺布,如今居然被萬斯反咬一口……不過,現在這些附庸國的財政體系已經習慣了低軍費,一旦加回,必然是不可承受的經濟打擊。

有關軍費支出,最成功的是新加坡,以前一直是5%,到了2010年後,陸續降至3%,這兩年則是2.8%、2.7%。經濟、民生、政府財政居然搞得這麼好,實在難能可貴。

最失敗的當然是香港,不用付軍費,不用上繳中央,居然還嚴重財赤。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AD%90%E6%B4%B2%E6%97%A5%E6%9C%AC%E7%9A%84%E4%BD%8E%E8%BB%8D%E8%B2%BB%E6%98%AF%E7%BE%8E%E5%9C%8B%E4%B8%80%E6%89%8B%E9%80%A0%E6%88%90/535814

2025年2月24日

香港壓力測試

早在幾年前,我已不止一次說,香港政府的財政有問題不宜派錢。如今的真實財赤,其實已去到令人髮指的地步。7600億元的支出,有1000億元赤字,1000億元發債,1000億元的土地基金回撥,如果按照這個趨勢,應該大約如曾俊華在2014年的報告指出,所有儲備將會在2028年至2029年花光。

  問題在於,如此龐大的削減政府支出,必然會導致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我們不禁要問,香港能承受多慘的經濟衰退,多高的失業率,這相當於壓力測試,是對經濟底子的一個評估。

暫時仍有條件減赤

  今天的香港是個經濟富裕的社會,大部分人都有積蓄,甚至有不少人直接躺平不去工作,又或者是為了申請公屋,以及減輕工作壓力,自願找一份薪水較低的工作,算是「半躺平」。

  這即是說,相比起以前手停口停的社會以及發展中國家,今天香港的抗壓能力很高,可以承受比較高的失業率。這正如社會主義的加拿大,失業率也一直高於資本主義的美國。

  這即是說,現在香港還有條件去承受減赤的副作用,但過多幾年就不敢寫包單了。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31617/%E5%91%A8%E9%A1%AF-%E9%A6%99%E6%B8%AF%E5%A3%93%E5%8A%9B%E6%B8%AC%E8%A9%A6-%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5年2月21日

共產主義即將來臨

好幾年前,「阿里巴巴」(9988)的馬雲講過一番話,大約是說在大數據的今天,今日共產黨可比幾十年前的政府可掌握到更多的資訊,因此,共產主義很可能會成功。

我不知這究竟這是否馬雲的恭維說話,但他所說的這番話,卻不無道理。事實上,在大數據之下,說不準政府比民間掌握更多的資訊,因而成功的機會更高,也有可能。

另一個事實是,這幾千年來,政府的趨勢是愈來愈大,以前中央政府管不到鄉鎮,地方政府都是自己出錢出人,自治。到了今天,所有的中央政府都是愈管愈多,正如公司/廠商的規模也愈來愈大,別說是太久之前,在30年前,幾十萬人的工廠,是不可想像的,但現在卻愈來愈普遍。

歸根究柢,是管理技術進步了,也是大數據的管理更成熟了,因此政府、公司的規模也愈來愈大了。

現在除了大數據之外,還有人工智能。先前我在本欄寫過,有人預測,人類95%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換言之,大部分人都會失業,但儘管失業,也有好日子過,「京東集團」(9618)的劉強東說,這或許是共產主義真的來臨了。

共產主義來不來臨,我們沒有水晶球,暫時不知。可是,客觀的事實是,現在全世界先進國家不少人已在「躺平」,也活得很快活,衣食住不愁,這可以說是實行了共產主義的第一步。

事實是,人類在近年,已完全解決了「衣」的問題,至少在先進國家,如果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相信「食」也不成問題了。再說,講到美味程度,福臨門和垃圾食物的分別也不大,也許後者還更好吃,只是不大健康,不過人均壽命八十幾歲,不健康又如何?

至於「住」,除了香港,其他地方大致上已解決了。我曾經預言,在未來,大部分人將住在設備齊全的大巴之內,只有富豪,才可住在豪宅,但分別也不大,皆因住幾萬呎豪宅的超級富豪,也愈來愈少。

最後,人人手機一部,看遍所有娛樂,貧富全無分別,這叫做「奶頭樂」(tittytainment)。所以說,共產主義即將來臨。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5%B1%E7%94%A2%E4%B8%BB%E7%BE%A9%E5%8D%B3%E5%B0%87%E4%BE%86%E8%87%A8/534821

2025年2月20日

國際娛樂受惠菲經濟增長

世界經濟不景氣,還有哪地區、哪產業有強勁增長?答案是東南亞的賭業。澳門博彩業現在進入低增長期,可是每年仍然為政府帶來龐大收入,至於其他地區的博彩業則仍在快速增長。

  菲律賓去年經濟增長5.8%,預期今年增長超過6%,其博彩業去年收入60億美元,每季都在創新高,本季最新數字則按年增長4成。

翻新後收入有望爆發

  國際娛樂(1009)在菲律賓經營博彩業,該公司在2023年獲得菲律賓博監及營運機構PAGCOR發出臨時博彩牌照,根據臨時博彩牌照,公司總投資在當地經營綜合度假村及博彩業務約10億至12億美元。公司博彩收益從1.33億元,急增至1.7億元,卻因一次性的牌照費用,影響去年業績。

  近期酒店正擬進行第一期翻新工程,估計今年第2季完工,賭枱從80張增至110張,老虎機從500部增至920部,相信收入會爆發,股價也會反映出來。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30490/%E5%91%A8%E9%A1%AF-%E5%9C%8B%E9%9A%9B%E5%A8%9B%E6%A8%82%E5%8F%97%E6%83%A0%E8%8F%B2%E7%B6%93%E6%BF%9F%E5%A2%9E%E9%95%B7-%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國企還是私企好?

上次說了GDP和外資的關係,今天則說私有產權和國有產權的關係。

我們從小讀經濟學,一定讀到,私企的生產力高於國企,這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從而也推論出資本主義優於共產主義的結論,也是小政府勝於大政府的理論所繫。而這理論已深入民心,成為西方,至少是美國右派的基礎思想。

我同意這理論的大部分,可是,有些並不完全認同,例如說,私企之優於國企,只是一個統計學的結論:大部分的私企都做到倒閉,2024年有966間初創公司倒閉,同年首季已有2萬間公司取消註冊……當然,我沒否認,世上管理最傑出的公司,也必然是私企。

問題在於,今時唔同往日,以前人們關門打狗,資本家跑不了,資本也跑不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可是,今時今日,有一個字,叫「潤」:金融發達,按一個掣,錢全跑了,買一張機票,或charter一台飛機,甚至是私人飛機,一去永不回國了。

事實上,這些年來,中國「潤」走的錢,以十萬億元計:貪官污吏是一大筆,也有人上市後,移民國外,或者是沽了部分股票,餘下的不管,自己在美國、在日本當寓公,逍遙快活去了。

就算不算「潤」這一筆,錢留在資本家手裏,有啥屁用!

明朝和清朝中葉,中國的財富甲於天下,佔了世界GDP的二至四成,而且藏富於民,揚州富翁甲於天下,明代朝廷官員比崇禎還要富,伍秉鑒是地球首富,那又怎樣?

結果是崇禎因沒錢付軍費而亡,李自成從朝廷官員裏抄來巨額財富。清朝舉國之力,打不過英國,更打不過英法聯軍,鴉片戰爭後,伍秉鑒被抄家,其公司「怡和」的名字給了Jardine。

如果是國企,或政府人員貪腐,會被抓坐牢,財產沒收,就是成功「潤」走,也會被通緝,隨時被引渡回國。但如果錢是給私企老闆賺了,天公地道兼合法,他把錢去狂嫖爛賭,花天酒地,飛機遊艇,反正政府和人民都分不到,這就是美國今日的情況。

更何況,今日的國企也是按照資本主義的方式運作,而且還是上市公司,監管好得多。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C%8B%E4%BC%81%E9%82%84%E6%98%AF%E7%A7%81%E4%BC%81%E5%A5%BD-/534440

港股的主觀意願

  近來港股的走勢不錯,不少朋友都賺錢,雖然賺得不多。

 上周,同一班金融界朋友在順德聯誼會吃飯,講到股市的升因,大家各抒己見,我則說,其實不經不覺,這一年多以來,港股已是全世界升幅最大、表現最佳的市場。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幾年,全世界股市都是大升,港股只是追落後,這麼便宜,怎樣買都不會輸啦。

 至於說到後市,我說我就不懂得看,不過政府的主觀願望,是一隻慢牛,長玩長有,不想一次過狂炒,牛三,炒爆,玩完,所以當股市大升時,會用政策壓它下去,當股市下跌時,又會有新政策出來,刺激股市。

 不過,這只是政府的主觀願望,不一定會達成,政府也不是萬能,有時候,政策也會失敗。所以,我只能講政府的目的,但卻無法準確預測股市。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5/02/20/content_8681493.html

美國登月做假應因圓謊不遂

美國的登月之所以被愈來愈多人認定是假局,皆因它公布所採用的登月方法,現已被證實並不可行,而它公布的月球環境細節,現已被證明並非如此,最後,它聲稱從月球帶回來的月壤和月岩石,也已知只是地球的石和壤。

至於支持登月是真的人,其理由一是美國是言論自由國家,不可能暪騙所有人,真是信不信由你,不過當年造原子彈的人員有萬多人,照樣可保守秘密。就是偵探舞台劇觀眾簽的保密協議,居然也可保持不透露誰是凶手幾十年之久。二是登月牽涉幾萬人。不過現在大家公認的,是火箭有升空、有回航,只是沒有登月。如此就可把知內情的,局限在一百幾十人之所。三是丟失了整套技術,包括生產鏈。不過我可沒見過有1969年的技術,和生產鏈,今天是無法複製的。

個人認為,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

當年蘇聯的太空科技一直領先美國,每一項都領先美國!年左右,令到美國很沒面子,因此要找回場子,尼克遜便決定在登陸月球上做假,以挽回面子和場子。

說大話,最重要是圓謊。只要美國最終能登月成功,便沒有人懷疑它是造假。因此,阿波羅計劃是真做的,不過,科學家明顯是低估了登月的難度,在當時,人們以為上太空和載人登月,只是一步之隔,想不到這完不是一個能量級。這正如中國的上太空是2003年,但預期登月則是2030年,相差了27年。

蘇聯上太空是1961年4月12日,美國則是1962年2月20日,聲稱的登月是在1969年,今日看來,未免太快,但在當時看來,這時間差卻剛剛好。

馬斯克的SpaceX成立於2002年,目的是殖民火星,我相信他是被美國登月的假局所欺騙了,因此誤以為1969年可登月,2040年前應可到達火星吧?然而,第一,登月是假局。第二,登月和登陸火星的難度分別,好比橫渡黃河和橫渡太平洋,後者高出幾個能量級,因此,馬斯克這幻想應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做到……除非發明了長生不老藥。不過,照我對科技的認識,長生不老藥的發明成功,應會早於登月。

由於證據愈來愈多,現在也愈來愈多人相信美國登月做假。現在的中國也不去打嘴炮,去戳破這假局,看來中國登月應會早於美國,只需到時帶一膠卷相機,拍拍照片,看看在月球之上,膠卷能不能曝光,就可知真相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56701/%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7%BE%8E%E5%9C%8B%E7%99%BB%E6%9C%88%E5%81%9A%E5%81%87%E6%87%89%E5%9B%A0%E5%9C%93%E8%AC%8A%E4%B8%8D%E9%81%82.shtml

2025年2月19日

烏克蘭活像當年的芬蘭

特朗普說要終止俄烏戰爭,這令我想起80多年前的蘇芬戰爭:本來已經很像,如果俄烏真的停戰,倒是愈來愈像了。

先說歷史背景。芬蘭曾經是俄羅斯帝國的領土,後來因俄國革命,乘機獨立。正如烏克蘭也曾經是蘇聯的領土,後來蘇聯解體,它也獨立。

在戰爭發生之前,芬蘭和德國眉來眼去,大搞軍事合作,而且也恃著國際聯盟體系,認為蘇聯不敢入侵。兩國一直談判,蘇聯的說法是:她並無意侵略,只是要確保列寧格勒的安全,因此必須芬蘭中立,兼且局部非武裝化。不過,芬蘭一直敵視蘇聯,「取悅外國的帝國主義份子」,戰爭的「主事者」實是英、法兩國,瑞典、美國、意大利等也有支援芬蘭大量物資、金錢、人員。

在戰爭爆發之前,芬蘭以其國家英雄「曼納海姆」為名,花了10年,建立「月曼納海姆防線」,如果沒有這堅實無比的防禦工事,芬蘭應無法抵抗蘇軍的猛烈攻擊。同樣地,在2014年,俄羅斯侵略克里米亞半島之前,烏克蘭軍事上完全是菜鳥,但經過8年的建軍和建造陣地,方有能力抵抗俄羅斯在2022年的突襲。

1939年,蘇聯和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解除德國的威脅,並且瓜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兩國顧著同德國開戰,在當年底,蘇聯乘機打入芬蘭。

當年的蘇聯聲稱自己並非戰爭/侵略,而只是朋友/解放者,解放被資產家和地主所迫害的芬蘭人民,正如這一次,俄羅斯也是說自己是來解放被政治屠殺的頓巴斯人民。

結果是,戰爭爆發,芬蘭獨自抵抗蘇聯。蘇聯軍隊打得菜鳥,但勝在國力強盛太多,以更大的戰損比,換取芬蘭的節節敗退。

蘇德的互不侵犯條約,也包括互訂勢力範圍。芬蘭孤軍作戰,1940年3月12日,蘇芬簽署《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1%的領土、30%的經濟資產、12%的人口。

歸根結柢,一切只源於芬蘭太過相信西方的支援,挑釁強鄰,而導火線是蘇德和談,結果就是,芬蘭成桌上肉。烏克蘭/澤連斯基不以史為鑑,一旦特朗普和普京也和談,烏克蘭的結局,也就和芬蘭一樣。

芬蘭幸運的是,後來德國反水,和蘇聯開戰,芬蘭乘機奪回所失領土,但也堅決不肯乘著德軍佔上風之時,多拿一寸土地,甚至堅守中立,不肯加入德軍一起攻打蘇聯,戰後也堅持獨立不反蘇,甚至有大量經濟合作,因而獲得蘇聯的尊重。然而,只怕烏克蘭並沒有這個運氣,更沒這番覺悟。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56527/%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7%83%8F%E5%85%8B%E8%98%AD%E6%B4%BB%E5%83%8F%E7%95%B6%E5%B9%B4%E7%9A%84%E8%8A%AC%E8%98%AD.shtml

2025年2月18日

特朗普馬斯克首要報仇

 我在網台節目說過不止一次,特朗普和馬斯克這兩個活寶上台之後,第一件要做的大事,不是復興經濟,更不是打壓中國,而是報仇。


這二人俱是極端小器,有仇必報,而且在政壇仇家眾多:特朗普本人這幾年被欺侮得可慘了,如他不是重新當上了總統,如今恐怕已身在囹圄了。


至於馬斯克,他參政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報仇,諸如他的長子因民主黨的LBGTQ政策,被攛掇變性成為女人。也許還有別的原因,例如說,他的對頭科技大佬如蓋茨、朱克伯格等,都是民主黨的主要金主。


然而,我本來只認為特朗普的招數不過是效法民主黨對付他的法子:政治問題,法律解決,抓幾十個人坐牢,那就算了。誰知他和馬斯克果然是吃大茶飯的人,點子遠非我這凡夫俗子所能蠡測,居然動到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這簡直是要扒掉民主黨的褲子了。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表面目的是「承擔民間美國對外援助與對開發中國家發展援助的聯邦政府獨立機構」,實際的作用,是搞顏色革命,以及顛覆其他國家,其中一個主要的招數,就是用LBGTQ作為幌子。當然了,中心目的,則是民主黨大佬,如克林頓,的錢袋子。


這個年預算680億美元的機構,單單透過克林頓基金會去資助海地難民,便花了二十多億美元,這其中只有2%落入了海地人的口袋。有趣的是,當年特朗普之所以決定參政,正是因為在社交場合被克林頓公開嘲笑,令他發覺有錢不如有政治權力。


派安祖蓮娜祖莉去烏克蘭同澤連斯基拍照,花了二千萬美元。怪不得美國發言人公開說,援助烏克蘭的資金,大部分是回到美國人的口袋裏。


為了搞這場「文化大革命」,特朗普馬斯克集團特別徵用了一隊「紅衛兵」:馬斯克派往美國國際開發署的6位查帳員,都是小夥子,其中3個還是在校學生,皆因也只有這些小夥子,和政商界全無聯繫,方可大刀闊斧的砍下去:1.3萬員工,幾乎全炒掉,只剩下294名。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9%B9%E6%9C%97%E6%99%AE%E9%A6%AC%E6%96%AF%E5%85%8B%E9%A6%96%E8%A6%81%E5%A0%B1%E4%BB%87/533739

2025年2月17日

DeepSeek也有不足

自DeepSeek橫空出世後,一如其他的中國貨,總有大量反中人士跑出來,企圖「證明」它是廢物,這是幻覺。

  這種做法其實十分「反智」,皆因從美國各界和各專業公司的反應,已證明它的實力和真實性,不可能反中人士,而且還是讀文科的,會比美國的國家和業內人士更懂得人工智能的運作。

或擁大量Nvidia產品

  不過也有一些說法值得參考,其一是馬斯克說,DeepSeek可能擁有大量被禁止出口到中國的Nvidia H100圖形處理器(GPU),這應至少有部分是事實。畢竟你可以在技術上有奇蹟性的突破,但在競爭性的現代社會,不可想像居然有一步登天的驚人躍展。

  其二是Open AI指控它用了其數據來作訓練,其實在生成式AI的世界,避免不了使用別人的數據,甚至連Open AI也被人如此指控。

  至於反中人士用政治敏感字眼來測試DeepSeek,它不回答,反而代表它的聰明,可不是嗎?你不妨試試用反猶、反LBGTQ的字眼,去問Open AI吖笨!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29407/%E5%91%A8%E9%A1%AF-DeepSeek%E4%B9%9F%E6%9C%89%E4%B8%8D%E8%B6%B3-%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5年2月14日

外資與國民收入的關係

有一點經濟知識,很顯淺,一說就明,但很少人講,我認為很多經濟學家都沒想過這一點。

這一點就是:外資。

澳門的人均收入是66,835美元,世界排名第九。購買力平價則是134,140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在這世上,人均收入愈高的地方,通常物價也貴,就我所知,世界人均收入排名前20名的地方,沒有一個有如此高的購買力平價「折讓」,而且還是兩倍之多,簡直不可思議。

如果你去過「裏澳門」,會發現當地的基本物價很便宜,人民活得平淡而滋潤,不過沒有甚麼錢,就是巨富,也闊不到哪裏去,和其他同級城市可差得遠了。

為甚麼呢?

話說澳門的主要收入,來自6個賭牌的賭場收入,但這6個賭牌,卻全是外資和港資,基本上,沒有一個是澳門人。

換個說法,澳門只是把土地「出租」了給外地人,他們收的只是「租金」,真正的大錢並沒有落到他們的身上。所收到的小錢,只能夠讓他們過滋潤但不奢華的生活。

這也即是說,澳門的高人均收入,只是一個虛幻的數字,不能反映澳門人的真實情況。

這並非特例,例如韓國,人均收入是33,393美元,購買力平價是56,706美元。如果你到過韓國,你會發現它的基建很殘破,人民生活水準不高,而且物價也不高,完全與其人均收入不相稱,韓國人甚至自稱其國為「鬼國」。

為甚麼呢?

其實在二十多年前的金融風暴,韓國已被美資和日資入侵,狂買其資產,財閥諸如「三星」,大部分的股權都在外國人的手裏,李在榕整個家族只持有二十多個巴仙的股份。

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人均收入是32,687美元,購買力平價則是69,289美元。它的那些威震國際的晶片公司,股東幾乎全是外國基金,例如「台積電」,其董事長張忠謀持有的股份微不足道,反而台灣政府持有6.38%。

香港的情況稍好,但也好不了太多。我們的部分高消費其實是來自那些長住在香港的內地富豪,以前還有加密貨幣炒家,撐住了繁華假象。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96%E8%B3%87%E8%88%87%E5%9C%8B%E6%B0%91%E6%94%B6%E5%85%A5%E7%9A%84%E9%97%9C%E4%BF%82/532739

不如讓的士和網約車公平PK

周二(11日)「香港的士同業大會」召開會議,網上流傳一份由香港無線電的士聯誼會發出的文件,有人建議去信行政長官及運輸署,請求即時停止白牌車平台運作,若當局在下周三(19日)前未有正面回應,業界將於3月5日開始「暫停載客服務」不少於5日。

對於這主意,我只能說,香港還有不少老人家,像本人,不想麻煩去下載優步/高德之類的白牌車Apps,因此仍然堅持只搭的士。如果的士要利用罷駛來威脅政府,可以肯定的說一句,因罷駛而喪失的客人,尚恢復正常後,也將永不復回,換言之,罷駛只是加速的士業的死亡,是個餿主意,不知哪個笨蛋想出來。

優步在2009年創立,2014年引入香港,只要稍為有點腦子都應知道,網約車將會是未來大勢所在,正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誰也木法度。

日前,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的士行業的革新以及規管網約平台刻不容緩,問題在於,10年前已有的客觀存在,今天才說「刻不容緩」,今年底才正式立法,如果不是高德打車在去年5月引入,打破僵局,還不知等到猴年馬月,方去處理這問題。

在高新科技的衝擊之下,的士業正如《北斗之拳》主角拳四郎的那句口頭禪:「你已經死了。」它是身患絕症的病人,奄奄一息,拔喉是馬上死亡,苟延殘喘可以多活幾年,然而也是白花醫藥費而已。

解決辦法,正如我一向所言,規限網約車必須申請牌照,年費5萬元,司機必須擁有的士牌,也要購買的士保險,換言之,是讓它們和的士公平競爭,財困的政府也可增加稅收。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55943/%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4%B8%8D%E5%A6%82%E8%AE%93%E7%9A%84%E5%A3%AB%E5%92%8C%E7%B6%B2%E7%B4%84%E8%BB%8A%E5%85%AC%E5%B9%B3PK.shtml

2025年2月13日

Webb關閉網站 我要重開﹗

資深投資者兼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於其本人創立的資料庫網頁Webb-Site,在2020年6月,公開表示患上前列腺癌,並於過去5年,經歷了4線治療,然而,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及病徵,讓他難再有精神把網立繼續下去,甚至,他剩下的生命亦只能以月計算,因此,在8月便60歲的他,希望在衰竭前,關閉網站,不會將這個責任由家人承擔。

David webb曾經是「壹傳媒」(282)的小股東兼董事,被傳是英國特務機關有關連的人。不過,他的網站Webb-Site為炒股人提供了很多有用資訊,一旦關閉,炒股人不知何去從。 

我也有個相似的網站,年前因做人工智能,關閉了,也許現在也應該要重開了。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5/02/13/content_8680385.html

馬氏三兄弟

近日最hit的花邊新聞,莫過於34歲網紅「五索」鍾睿心(Rachel)爆出和66歲的大生銀行主席馬清鏗拍拖9年,並高調宣示主權,說不介意做情婦,皆因「小三比正宮更有錢,有錢比結婚更重要。」

  這宗事件,是由林作策劃,因此「五索」和裕美也就成為了閨蜜,據說林作作為公關策劃,有酌量收費,不知是不是真?

  七師傅的判斷是:「離婚就肯定唔會離啦……離婚咪益咗你,佢(指五索)有咗幾個小孩又甩唔到,但我純粹分析大婆唔會離婚,呢個女仔又唔會跟馬生分手。」

  馬錦燦是一代富豪,擁有大生銀行和「大生地產」(089),於1984年仙逝,有12名子女,名氣最大的數馬清儀,於1985年選健美小姐,獲得冠軍。

  我和他的四子馬清偉(William)鋤過Dee,他和我的偶像關之琳傳過緋聞,先後娶了陳美琪和薛芷倫當老婆。我也同他的幼子馬清揚(Philip)吃過飯,清揚是賽車手,前妻是1981年的港姐亞軍錢慧儀,吃飯時他是東華三院的主席。

  清鏗和清揚都是社會賢達,有多項公職,不過清偉卻無乜公職。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28237/%E5%91%A8%E9%A1%AF-%E9%A6%AC%E6%B0%8F%E4%B8%89%E5%85%84%E5%BC%9F-%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加錢不能增加生產效率

為甚麼DeepSeek的研發成本這麼低?反過來說,為甚麼美國的科技公司砸了這麼多錢,其效率產出卻遠不如中國?

如果用經濟學去解釋,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定律」;當投資金額到了某一程度,其邊際效用將會愈來愈低,最後可能會接近零。

我在某網媒寫了一篇叫《劉定堅的7千元理論》的文章:指出在八、九十年代,漫畫界的薪水甚低,但由於由工作熱情,往往工作到深夜。然而,當他們加了薪水,因掛著吃喝玩樂,工作效率反會低了。

我寫:「醫生收入多了,反而會喜歡躲懶,常常放假……老闆賺的錢多了,很多時也會耽於逸樂,不願工作。」

如果你把一個人的收入從1萬元加到10萬元,他會比以前更努力工作;但如果你從10萬元加到100萬元、1,000萬元,他的工作能力反而會愈來愈低,皆因他已財務自由,可以從心所欲。

這就像某位富豪,對女星出手闊綽,動不動打打罵罵,由於付的錢太多,女星只有忍了。但幾年下來,女星數數身家,已有幾億元,認為不值得為一千幾百元而捱打捱罵,也就不幹了。

後來富豪也想通了:與其付錢給女朋友,倒不如任她花錢,但就不給她錢,那她就永遠飛不出自己的五指山。這叫做「授人以『漁』,不如授之以『魚』」,剛好調轉了。

科研公司的薪水、花紅、認股權幾千萬元、幾億元,有啥屁用,清潔阿嬸過億元身家,倒不如回家抱孫為樂了。真正有效的,是從中學、大學培養科技人才,讓社會有更多的牛馬,為業界/自己注入新血。

換言之,更有效的方法,是給獎學金讓學生免費唸書,但要簽約,畢業後為自己打工若干年。

這就像香港的醫護不足,醫療界提出的方案,就是政府增加醫療預算。他媽的,醫護的數目就這麼多,就算政府砸下十萬億元,也不過是令到醫護活得更肥,更多時間去旅行,更多人退休,反會降低生產力。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增加醫護學額,或者引入外地人才。這正如中國的科學生是美國的兩倍,這是無法填補的差距,也是DeepSeek的成本效益所在。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A%A0%E9%8C%A2%E4%B8%8D%E8%83%BD%E5%A2%9E%E5%8A%A0%E7%94%9F%E7%94%A2%E6%95%88%E7%8E%87/532379

2025年2月11日

《大學線》揭露關愛隊是利國利港

兩個月前,中文大學學生刊物《大學線》揭發關愛隊懷疑為「湊數」,讓參加者穿上制服背心拍大合照。有撐警團體指報道偏頗,也有人批評指導老師岑蘊華及刊物社長一貫以來的港獨立場。

我沒有研究《大學線》的社長李立峰和指導老師岑蘊華究竟是否有港獨立場,不過,有人認為中文大學向來是港獨的溫床,過往也是由美國人積極支持創立,有著龐大的外國勢力背景,卻是客觀的事實。

至於我對關愛隊的立場,則認為這是類似「街道辦」的地區組織,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假如萬一中美開戰,這組織將可發揮莫大作用。

我的一篇《減立法會議員、常秘與司局長合併、取消區議會》,在政壇被廣傳,無人不看過。在文中,我認為區議會應取消,反而要加強關愛隊,證明我的立場是對關愛隊是絕對的支持。

因此,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由試行改為恆常化,資助額增加50%,每兩年花費6.78億元公帑,縱然在財赤嚴重的今天,我也支持這政策。至於其增加了的開支,可以在取消區議會中補回,除笨有精。

問題在於,關愛隊必須要好好管理。查關愛隊應屬於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所管理,麥是工聯會出身,慣於地區工作、蛇齋餅粽米,做這工作,應是駕輕就熟,非常專業,也是最佳人選。

然而,關愛隊的性質,比起為立法會、區議會促票的工作,顯然辛苦得多,也需要更大的熱情,其所需要的思想教育,不同於議會的促票。我沒經過實地考察,但作為冷氣軍師,直覺地會去批評麥美娟的管理不善,是因思想轉不過來。

先不去管《大學線》的目的何在,但是管好關愛隊,卻是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務,對其管理不善作出揭露,不管目的是否「愛國愛港」,其作用是「利國利港」,殆無疑問。

以前中文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實驗刊物叫《新沙田》,是一份地區報,效法的是美國大學的新聞系。在美國,記者入行,通常先做地區報,幾年經驗後,才轉進去全國性大報。香港只是一城市,沒有地區這回事,把《新沙田》變成全港性的《大學線》,是一大改進。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A7%E5%AD%B8%E7%B7%9A-%E6%8F%AD%E9%9C%B2%E9%97%9C%E6%84%9B%E9%9A%8A%E6%98%AF%E5%88%A9%E5%9C%8B%E5%88%A9%E6%B8%AF/531681

2025年2月10日

對前特首應「生養死葬」

關於前行政長官辦公室的爭議,有人甚至問:退任的行政長官是否有這麼多的對外公關工作,需要花這筆錢開這個辦公室?    

  從現實主義來看,這是對的。畢竟,董建華已神隱多年,曾蔭權是「刑餘之人」,壞了名聲,相信也不可以作出太多貢獻。

  惟他們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行政長官這種領導人級數的官員,好比退休的終審庭大法官,這幾乎必然是他最後的職位,不會像梁錦松、馬時亨般,「翻閹」到別的公私營機構,去當高薪厚祿的新職。

  這當然是為了公平性,皆因行政長官的權力很大,如果他可以在離任後投身別的職位,則可能會引誘到他們在位時,會私相授受,造成延後利益。

  當然了,大部分的高官都不排除可有延後利益,只是他們的權力比不上行政長官,傷害也沒那麼大,既然是無法避免,因此也就算了。

  所以,對於前行政長官,政府有責任「生養死葬」,一個登樣的辦公室加一個秘書,是基本的。不過嘛,財赤當前,人人有難,是不是值得花這麼多錢去維持辦公室,應否省點,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27159/%E5%91%A8%E9%A1%AF-%E5%B0%8D%E5%89%8D%E7%89%B9%E9%A6%96%E6%87%89%E7%94%9F%E9%A4%8A%E6%AD%BB%E8%91%AC-%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5年2月7日

商業化人工受孕是未來大潮流

《彭博》報道,香港的「體外人工受孕」(IVF)政策禁止商業代孕,並且只允許異性已婚且不育的夫婦進行涉及卵子受精的治療,這做法完全過時。

就此,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去信《彭博》,澄清香港的《人類生殖科技條例》已充分考慮並重視香港社會價值觀及整體需求,至於禁止商業代孕,是為了保護受到剝削的弱勢群體,特別是貧困女性。

首先,《彭博》的說法有著基本性的錯誤:由於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地方都對「體外人工受孕」有著嚴格的限制,因此,香港只是跟大隊。你可以說這是迂腐、是不好,說它應該改進,但絕不能說是「過時」。

就「體外人工受孕」,全世界最寬鬆的是美國,當然,這也許只不過是為LGBTQ群體服務而已。

不過,正如《彭博》提及一對同性戀伴侶轉向內地的黑市尋求第一個孩子;一名單身香港女子為懷上孩子,亦兩度出國……香港的富豪們飛往美國商業代孕,也已成為潮流了。換言之,盧寵茂口中的「價值觀及整體需求」,只限制到窮人及中產階級,卻管不了權貴。

根據香港的《人類生殖科技條例》,最有趣的是第20條:「良知上認為不對」。法律講到「良知」,究竟講緊乜?

我不明白,不准商業代孕如何保護到貧困女性:醫務衛生局長、醫生、護士等高尚人,當然不會當代母。可是,萬零元薪水的社畜,天天辛苦上班,還被上司欺負,同事排擠,倒不如去當代母,月薪幾萬元,不用工作,也不用受氣,產後還可當奶媽、保母(當然不是當自己生的孩子的奶媽和保母,以免引來法律問題),工作環境和收入都好得多。

這些低下階層的處境,當不是高高在上的盧寵茂局長之類的「聖母」所能同理。

就我看,由於婦女不肯生育,在未來,為促進人口,商業化的「體外人工受孕」將是不可抗拒的大潮流,每國都終於迫得接受。我且問一句,是人類的存續重要,還是一小撮人自我感覺良好的「良知」重要?

況且,就財赤嚴重的香港政府而言,這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收入!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5%86%E6%A5%AD%E5%8C%96%E4%BA%BA%E5%B7%A5%E5%8F%97%E5%AD%95%E6%98%AF%E6%9C%AA%E4%BE%86%E5%A4%A7%E6%BD%AE%E6%B5%81/530728

2025年2月6日

國家科研支出

我解釋過為甚麼中國的出口屢創新高,GDP增長又很不錯,但為何內地消費不振,企業倒閉,甚至有地方政府連公務員薪水也發不出來?

  理由其一是錢拿了去做軍費;其二是錢拿了去做科研,例如晶片,又例如登月;其三是一帶一路的外國投資;其四是人民幣國際化,錢拿了到外地;其五是去槓桿化,即是償還以前泡沫經濟的虧空。

比亞迪負債偏高

  今天補記一筆,比亞迪(1211)是全世界最大的車企之一,而且還是增長率最高的車企,為何它的市值規模比起Tesla和豐田這些競爭對手差天共地?

  答案是因為比亞迪負債高達5000多億元,據2024年上半年財報資料顯示,比亞迪總負債達5316.33億元,負債率達77%,非但吃掉部分利潤,投資者也認為它有一定風險。

  問題是誰借錢給比亞迪?當然是銀行。這正如華為負債也高達7000億元,這些高風險投資都是國家的「科研支出」。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25996/%E5%91%A8%E9%A1%AF-%E5%9C%8B%E5%AE%B6%E7%A7%91%E7%A0%94%E6%94%AF%E5%87%BA-%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陳茂波說是周期性財赤,曾俊華說是結構性

日前,有分析擔心香港陷入結構性財赤,然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卻不同意:「我們有些收入減少,真的是周期性,例如利得稅、土地相關的印花稅、賣地收入,經濟周期過後就會陸續回升。」

對於香港的赤字究竟是結構性,抑或是周期性的問題,話說在2013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成立「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領導。其報告指出,由於人口老化,勞動人口在2018年達到頂峰,估計經濟增長步伐會減慢,但卻並沒有新增稅項,所以預測會出現結構性財赤。

根據工作小組推算,名義GDP的年增長是4.5%,實質GDP增長2.8%,但開支增加則是5.3%。因此,結構性財赤會在2021/2022年度出現,財政儲備則會在2028/2029年度耗盡。

這份報告是在兩任前的政府寫出來的,不一定符合現任政府的看法,也不一定符合今時今日的經濟現狀。

不過,明眼人可以看出,財赤的確大概在2021/2022年度出現了,至於究竟是不是「結構性」,則有待詮釋。

當然,如果這的確是結構性赤字,按照推算,財政儲備是會在2028/2029年度耗盡。然而,如果照陳茂波的看法,這是周期性赤字,那麼,熊市完結,牛市再臨時,財赤便會消失,按照歷史,甚至會出現巨額盈餘,那就根本不用怕。

在前述的小組成立後的10年,政府支出的增幅高達75%,收入的增幅只有41%,也一如小組的所料,增幅最多的範疇正是福利、教育和醫療。

也許是因為現政府對於赤字的斷症是周期性,而非結構性,因此也樂觀地認為不用去積極處理,只須擺爛,赤字便會隨著時間,自然解決。

不消說,小市民對於經濟現況及未來的掌握不足,面對政府的擺爛態度,難免擔心。畢竟,到了2028/2029年度,相信大部分今日當權的高級官員,應已退休下台,也正如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那名句:「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Apres moi, le deluge!)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99%B3%E8%8C%82%E6%B3%A2%E8%AA%AA%E6%98%AF%E5%91%A8%E6%9C%9F%E6%80%A7%E8%B2%A1%E8%B5%A4-%E6%9B%BE%E4%BF%8A%E8%8F%AF%E8%AA%AA%E6%98%AF%E7%B5%90%E6%A7%8B%E6%80%A7/530331

大生地產為何有折讓?

「大生地產」(089)這一隻少人問津的股票,最近不少人研究起來。

 人們對這股票普遍有一問題,就是明明公司擁有的房地產總值,是幾百億元,為何其市值只有5億呢?

 箇中原理其實很簡單,我早在十幾年前,已在《炒股密碼》寫了出來。如今這本書和《炒股實戰》、《財技密碼》合併成為一書,名為《股市百科》。

 這是因為管理權是有價值的,當上市公司擁有管理權,而股東沒有,那麼,股價的價值便消散了,這消散因而從股價反映出來。

 所以,市面上只有幾億元市值,而資產有幾百億元的地產股,大有其在,而其股價就是在大牛市時,也紋絲不動,價格折95%,也比比皆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5/02/06/content_8679231.html

2025年2月4日

蘇聯如何同中國作對比

許多中國人問一個問題,就是:「今天的中國強,還是當年的蘇聯強?」

首先,這答案不能脫離時代背景,否則今天的剛果都可以吊打當年加起來的秦帝國和羅馬帝國。

從時代看來,由於1991年之後,美國曾經一統地球,因此,今天的美國遠強於當年美蘇對抗時的美國。如果中國要和美國共分天下,那得要比當年的蘇聯要強得多,才可以。

此外,蘇聯是一個龐大的帝國,有著整個東歐,還有古巴等國作附庸,而中國則是孤家寡人的不結盟國家,在這方面,當然是蘇聯完勝。不過,今天的中國卻可和歐洲、日本、南韓這些美國的傳統盟友有著一定的交往,在這點,中國卻勝過蘇聯。

在美蘇冷戰的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南亞、非洲這些不結盟地區還不成氣候,雙方計算只是彼此的實力,不結盟明顯很吃虧,但現在,縱使西方一致杯葛中國,第三世界仍然可以提供市場和資源。

說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鏈,但其實,蘇聯集團也有,只是共產主義國家製造消費品的質量不高,遠比不上西方國家,但中國的製造消費品能力,卻已勝過了西方國家。

在資源方面,蘇聯,以至整個集團,可以自給自足,但中國顯然要資源輸入。再說,蘇聯和其集團,領土也比中國大得多。

至於科研能力,在製造業,以至於兵工的製造,中國絕對不會比蘇聯差。蘇聯的太空科技一直領先美國,直至美國的虛假登月出現為止。中國的太空科技暫時還比不上美國,除了登月,我估計,它應會先於美國完成載人登月。

但是在理論研究,即是拿諾貝爾奬的那種,中國卻還遠比不上蘇聯。丘成桐說,中國的數學研究比不上美國的四十年代,而數學正是理論研究的基礎。

在軍工方面,別的不比,只比核彈頭,當年蘇聯和美國數以萬計,中國則只有幾百枚。

就算是GDP,就是淪落至今天的俄羅斯,人均GDP也和中國差不多,中國只是人口是其10倍,因此GDP總量也是其10倍。

至於全球政治投射能力,KGB無處不在,西方談者變色,否則五十年代美國也不用大搞麥卡錫主義。中國的國安在西方國家的滲透能力明顯遠不及KGB。這得有賴共產主義和共產國際的理想主義,吸引了不少有志人士。今天中國的共產主義卻揉合了民族主義,不搞世界大同,那就比較難以滲進別國。

總括而言,今天中國優勝於蘇聯的,一是人口優勢,14億人足以輾壓任何敵人。二是全面性,這裏指的是它克服了共產主義製造消費品的能力不足這問題,因此中國人的人均生活質素遠高於蘇聯,和西方的差距也比較接近。三是崛起的速度太快,而且勢頭沒停,而蘇聯的高速發展到七十年代,已停了下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5421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8%98%87%E8%81%AF%E5%A6%82%E4%BD%95%E5%90%8C%E4%B8%AD%E5%9C%8B%E4%BD%9C%E5%B0%8D%E6%AF%94.shtml

DeepSeek問世是意料中事

DeepSeek的問世,有著其必然性,只不過想不到來得這麼早、這麼快!

在人工智能的世界,從來就是中國人的天下:輝達的黃仁勳、AMD的蘇豐姿,以至於在各大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名單,以及在業期刊發表論文的專家,大部分是中國人。

因此,有外國人戲謔,DeepSeek與美國科技界之爭,不過是中國人打中國人而已。

早在一個多月前,我和拍檔在科技頻道0xmd.com做節目,已講到過「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先進性,當時我還插口說,相信中國政府在暗中幫了一把,皆因「阿里巴巴」已被政府收編了。

Allen還說,其實業界早已普遍知悉此事,只不過公眾還未知曉而已。

既然「阿里巴巴」可以做到,其他中國公司也有機會做到,因此,DeepSeek的橫空出現,也就一點也不出奇了。

事實上,我們從小被薰陶,說共產主義國家因沒有自由,因而沒有科研創作力,這就如我們學過的其他許多文科和社會科學的知識,都是騙人的謊言、政府洗腦的宣傳品,香港人從小被錯誤的資訊所教育,因而教出一代又一代的笨蛋,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錯判。

我在本欄說過不止一次,從來,共產主義國家的科研勝於資本主義國家,蘇聯在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勝過美國,太空科技次次領先,直至美國做假發明了登月為止。

新中國的兩彈一星,以及屠呦呦所獲得的唯一一個諾貝爾科學獎,都是共產時期的研發成果。今時今日,中國雖然在經濟上強大,卻暫時還未得到。如果比較當時的蘇聯和中國的G.D.P.和西方的差距,意即以更小得多的研發成本,得到更多的研發成果,這結果更是驚人。

我在本欄也講過,周恩來總理發現中國能造出兩彈一星,卻造不出不漏水的廁所,覺得很奇怪。這其實就是因為,製作消費品,恰恰就是資本主義的強項。

中國在鄧小平時代,走向資本主義,科研能力就差了。到了這十多年,資本主義的色彩減弱了,科研能力就上去了。這些基本知識,香港人除了周顯大師之外,是沒有人懂得說的。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deepseek%E5%95%8F%E4%B8%96%E6%98%AF%E6%84%8F%E6%96%99%E4%B8%AD%E4%BA%8B/529599

2025年2月3日

鋤Dee普渡眾生

我有研究賭博的數學,不過賭博就是知曉原理,也得長期練習,我當然沒這時間去實戰,就是21點的數牌公式,我記過無數次,又忘了無數次,皆因沒有時間練習。

  只有一種賭技我算是精通,就是「鋤大Dee」。在Dee枱上,我還認識了很多朋友,唏噓的是20年前,我打100元一隻,一場上落10萬8萬,天天開枱,現在50元一隻人們也嫌大,要打10元、20元一隻,經濟之差可見一斑。有人問,你十賭六七贏三四輸,還有人同你賭嗎?

經濟差Dee局也縮水

  我回答說:「和我賭錢是最省錢的娛樂,因為同其他大孖沙賭錢賭得更大,去澳門就更是死無葬身之地。」

  以前我有一隻長期Dee腳,是60年代的小明星大美女,住在深水灣獨立屋,後來搬到禮頓山,2個2000多呎單位打通,跟住搬去漾日居覆式,又搬去700多呎住宅,最後一次見她住在錦田劏房,其後「修成正果」上樓住公屋。

  到底是誰的錯?不消說是百家樂。為甚麼她去賭百家樂,因為那段日子我賺了不少錢,顧着花錢,沒空約她鋤Dee!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24983/%E5%91%A8%E9%A1%AF-%E9%8B%A4Dee%E6%99%AE%E6%B8%A1%E7%9C%BE%E7%94%9F-%E6%94%BF%E6%94%BF%E7%B6%93%E7%B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