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了的周四、五、六,我到台北一行,本擬為黃坤這位新聞人物做一個獨家訪問,並拍幾張近照,以供各大傳媒之用。誰知到台北時,他已經出了醫院,自行投醫,和我通了信息,也通了電話,始終不肯出來相見。我當然很理解他的想法,畢竟,個人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台灣這個黑幫當道的民主地區,像坤哥這種身價以億計的大人物,還是明哲保身,方為上策。
於是,我的台北三天行,遂變成台灣考察團,考察美食、經濟社會民生,政治……說來宏偉,但其實所謂考察也只是在乘車吃飯時多去吹水及晚上狂看當地時事節目而已。遺憾的是,在我離開台北的那天,總統「老」馬哥才去那「馬習會」(台灣媒體當然以「馬」先於「習」,又,「媒體」也是台灣的叫法,香港應叫「傳媒」。),我不免也錯過了台灣人對此會的事後批判。
第一個印象,當然是去地產代理去看看樓價,一看,嚇了一跳,因為一直在我心裏,還停留在07年的印象,以為台灣樓價比香港差了一大截。那時,我炒股票賺了一些錢,頗想來台灣買一所豪宅,退休算了。
看Demographia環球住宅負擔能力報告,台灣已凌駕在香港之上,數字是15.01(香港則只有14.88),成世界第一。
我常常說,樓價負擔比率高低和居住環境無關,因和居住環境掛鈎的,是人均居住面積。可是,樓價負擔比率高,卻和金融安全有關,在間接上,也和貧富懸殊有關,皆因樓價高企,會加深了貧富懸殊。
我住在台北市中心的忠孝東路,人頭湧湧,一片繁盛,去遊客名勝鼎泰豐和度小月吃飯,排隊得排一小時,但那些本地小店,卻門堪羅雀,到著名的點水樓,以及秀蘭小吃去吃飯,也只得寥寥幾桌客人,相信是因為這些餐廳的名字並不為遊客所熟知的緣故。但是,高級餐廳如吃台菜的明福,到那裏吃佛跳牆,依然是滿座。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台北市的人均GDP為48,400美元,亞洲第二,僅次於東京,遠遠在香港39,800美元之上,但是,如果把大台北也計算上去,則其收入只有25,000美元。
簡單點說,一個地方的貧富懸殊是如此的不堪,政治是很難保持穩定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8851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