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

收緊啤殼 上市公司便不值錢

昨天說了「啤殼上市」的4個重點,今天拆解如下:首先是在造假帳方面,自然有著相關法律作制裁。其實,以前有很多方法去造假帳上市,如一間電腦公司專為客戶上門做solution,只有十多個員工,但有十多個大客,已經足夠上市。後來,交易所發現這不妥,因此禁止了。

之前有很多餐飲公司上市,因交易所認為,餐飲業客戶全部是散客,不易造假帳,對此大放綠燈。近日又有很多工程公司上市,因交易所認為,如工程公司客戶主要是政府,這也在某方面防止造假帳。

所以說,其實交易所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去防止造假帳來上市。但至於粉飾帳目方面,卻是難以防範的,如公司從成本著手,只要供應商願意合作,肯少收貨款,那卻是難以防止的。

說穿了,之所以有「啤殼上市」情況出現,因香港的殼有價,創業板是3.2億元,主板已升至6.5億元。但對比上述條件,就主板而言,上市條件是「過去3年純利總額達5,000萬元,其中最近年度須超過2,000萬元,另外前兩年純利合計須達3,000萬元」。至於創業板,則是「兩個財政年度合計至少達2,000萬元」,但實際上,它需要接近兩千萬元的利潤,才會獲批。

問題正是在於,相對於上市條件而言,殼價實在太過吸引。一間主板公司,如一年純利三千萬元,它的價值不過是一億多元,但殼價卻已是6.5億元,縱是一間創業板,殼價也值3億元以上,利之所在,「啤殼上市」根本不可能防止!所以,也有人說,當局應收緊上市條件,減少「啤殼上市」。這當然是無知所言,完全不懂得市場運作。因現時殼價如此之高,因需求太大,主要來自內地大款來買殼,但供應量卻嚴重不足。如當局收緊上市條件,則只會令殼價加快上升,這反而更誘發更多「啤殼上市」。

客觀事實是,創業板在1999年成立,當時條件寬鬆,故殼價不值錢,也沒有啤殼上市。直至2008年7月1日,當局收緊創業板上市條件,殼價才開始爆升起來。當然了,最有效防止「啤殼上市」方法是降低上市要求,讓大量的公司上市,以供應需求,甚至可加強規範賣殼、甚至不准借殼上市。可是,這樣一來,殼價就會大跌,上市地位不值錢,這自然也不是交易所願意見到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884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