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

欖球社會是正路,全民就業非關鍵

千呼萬喚,唐英年終於在昨天公佈了他的經濟和社福部份的政綱,預算明天才會公佈其教育與房屋的部份。唐的競爭對手梁振英批評這份政綱來得太遲,市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其內容,這批評是中肯的。然而,它的遲來是一件事,卻不影響到其內容,我們現在就是要去討論這份政綱的內容,看看是否切中香港的問題,和切合香港人的需要。
首先,唐英年提出香港的中產階級正在萎縮,主張主力扶助中產階級,發展欖球型」社會,就這一點,與我們一直以來的意見不謀而合,我們當然是大力贊成的。但是由於他仍沒有提出太多具體的扶中產措施,所以我們只能同意他的大方向,卻沒法子去置評其扶中產的政策措施。
說到發展「六大產業」,其實早在特區政府成立之初,從董建華到曾蔭權,都在彈著這老調,然而口說了發展十多年,卻一事無成,原因非在於政策,而在於執行力。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發展醫療產業,政府一邊口說發展,另一邊卻大幅削減醫生和護士學位,舊的醫院不去翻新重建,外地醫生又不准引入,結果是當大量內地孕婦來港非法生子,香港的醫療系統連本地人也應付不來,又何能發展醫療產業呢?所以,六大產業的發展不在於政策,因為就算是梁振英,甚至天方夜談地是何俊仁或者是馮檢基當上選了行政長官,都會表明發展六大產業,問題只在於怎麼去執行而已。
至於「全民就業」,或者是增加十萬個工作職位,鑑於香港現時的失業率不過是3.3%,就業率向來就不是香港人的大問題,我們更為關心的,不是就業,而是入息。換言之,未來的行政長官的最大責任是提升香港人的收入,而不是為我們找工作。
說到這份政綱當中的最大「創見」,莫過於為合資格長者提供每月三千元的津貼。三千元這個數目並不算少,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相信唐前財政司司長的數據和執行力,同意這是香港政府所能付得起的數字。當然了,我們也絕對同意長者是值得幫忙的,但是今日的香港日趨高齡化,而有賴於醫療保建科學的急速發展,以前五六十歲已經是快死的老人了,現在的六十歲則還精壯得可跑渣打馬拉松,在未來的世界,「長者」似乎仍是有待定義,而香港的長者在於扶貧的大戰略來看,並非最為主力,也並非最為迫切。正如我們在日前提出的,扶貧的主力應在幫助N無人士,而唐英年把扶助N無人士的重擔放在並非政府常設的關愛基金之上,卻是未免太過輕率了。
我們一貫以來的立場,是認為未來的香港政府應以扶助中產階級為先,在這方面,我們和唐英年的政綱立場是一致的,所以不諱言,我們對於唐的本人是「有厚望焉」的。但是細觀唐的這「半份」政綱,雖然大方向沒有問題,可是具體的政策,卻正如前文所分析,還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所以我們的意見還是「留中存疑」。
其實,香港人的利益的真正關鍵,不是全民就業或三千元,而是如何發展六大產業,把香港這塊經濟大餅再造大下去,但是如何執行,不能單憑口說,而是要看他實質的辦事能力。唐英年在記者會中,不停強調他的管理能力,這是走對了方向,因為未來的行政長官是否勝任,端看其管理能力。不過又要潑冷水的是,財政司司長的管理能力,並不同於行政長官的管理能力,曾蔭權就是一個莫大的教訓。但是又話說回來,在云云諸位特首參選人當中,唯一有優良的管理往績的,還得數唐英年。這正如我們對於幾位特首參選人的取向﹕暫時還見不到有誰人是值得支持的,但是偏好傾向,總是有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