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時,參加了一個座談會,當他被問及對未來人工智能的看法時,他說:
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也一定會降低對人力的需求,但是創造的總財富增加了,可養活被裁掉的人。被裁掉的人不幹活,少拿點錢;幹活的人多拿錢。
這裏科普一下:「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ICPC),是世界各地頂尖大學生編寫程式的年度競賽,否則任老爺子也不會參加。
它以3人為一團隊,在高壓力下進行,例如只使用一台電腦5小時,解答8至13個難題……它本來由IBM贊助,後來成立了「ICPC基金會」。
最初成立時,贏家永遠是美國和加拿大,但是近年贏得最多的是俄羅斯,北京大學是2024年的雙冠軍之一,2022年是麻省理工。別忘記,俄羅斯可是發明Telegram,以及當今駭客洗黑錢的中心地,程式科技是很了不起的。
在本年2月,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金沙江創業投資主管合夥人丁健在演講中,也講出了和任正非差不多的說法:一個人工智能可以取代40、50個軟件工程師,未來,這個世界最多只需要5%的人口就可以滿足人類的物質需要,其餘95%的人可以互相娛樂……
這裏我稍作修正:絕大部分的娛樂,也用不著這95%的人,人工智慧也能製造出來,例如人工製作視頻,以及即將推出的性愛機器人。
說穿了,以上的篩選早已在默默進行:中學教的大部分知識,如數學、物理、化學,絕大多數人在成年後,一生中毫無用途,學校的教授只是為了選拔那5%的有用人才。
還有,現時對低下階層的基本最低收入、失業津貼,甚至是公屋,以及啃老族、躺平的出現和泛濫,也是任正非所說的5%的前奏曲。
對此,我只能說,人類的生存,社會的淘汰,向來很殘忍。至少在今時今日,躺平者不會餓死,已經是社會的大進步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