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佈了一份平平無奇的《財政預算案》,我們的評價是,這份預算案平實有餘,驚奇不足,如果是在港英政府的時代推出,已經足夠及格了,但以今日梁振英政府的民望而論,推出這份預算案,可說是自尋死路。然後,年薪四百四十萬元的曾俊華局長也再來一個反高潮,居然自稱是「中產」,遭到民間的圍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本來,我們在今日,應該是繼續去評論《財政預算案》的具體內容,以痛罵曾俊華這位「中產階級」的筆法,去指出《財政預算案》對「一般中產階級」的照顧不足,可是,政府居然突發一招,由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宣佈,將於2013/14年度取消勾地機制,由4月起,將會恢復定期賣地政策。相比起一份平平無奇的《財政預算案》,恢復定期賣地,顯然是重要得多、震撼得多的一條政策,此所以,我們也暫且擱下了《財政預算案》,而去討論恢復定期賣地的政策。
在香港,一直採用定期賣地的政策,因為這是最健康的售賣土地方式,可以定期地推出土地,以應付市民的土地需求。然而,在1997年,發生了金融風暴,令到樓價大跌,地產商對於買地興趣缺缺,於是,在1999年,董建華政府推出了「勾地政策」,即是政府把預算售賣的土地,放進了一份「勾地表」之內,直至有發展商向政府表明了購買意向,並且承諾了願意支付的土地價格,政府才會把這塊土地,推出市場拍賣。
「勾地政策」的壞處,是政府把拍賣土地的主動權,從自己的手上,放到了發展商的手上。這政策大受發展商的歡迎,不在話下,而由於發展商控制了主導權,自然會令到樓價易升難跌,而且,也令到土地供應嚴重不足,因為發展商會擇肥而噬,寧願採取暴利少銷的策略,也不願意薄利多銷,對於勾出地皮,自然也是採取了極度保守的策略。
如果要作出一個比較,定期賣地是以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為目標,而勾地政策則是以發展商的利益為最大目標,次要目標就是政府的財政收入,因為要政府認為合理,才會把那塊土地公開競投。換言之,一塊土地必須是政府認為是賺夠了,發展商也認為是賺夠了,才能賣得出去。這兩條政策的孰優孰劣,是不問可知的。這些年來,香港人的居住環境越住越壞,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都是拜「勾地政策」之所致。而很明顯,「勾地政策」是一條不公義的惡法。
這幾年來,社會上有一個呼聲,就是取消勾地政策,恢復定期賣地。我們從梁振英政府施政八個月的所言所行,亦早料到它將會恢復定期賣地,只是由於定期賣地所需要的土地庫更大,如不建立足夠的土地儲備,就難以推行,所以我們認為可能還要再等幾個月,才會正式推行,把賣地政策回復正常化。誰知梁振英政府的工作進度,竟然比我們所料者為快,這自然是值得讚賞的。
「勾地政策」將會成為歷史,而在這個慘痛的經歷中,我們有沒有得到教訓,學了乖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土地供應是影響民生,影響市民居住環境的大事,而樓宇從賣地到建成,最少也要四至五年,才能成事。但是金融風暴的影響力,卻是一年半載,頂多是兩年三年之間的事,如果用土地供應的政策去化解金融風暴的襲擊,非但沒有用,反而會發生反作用。令人嘆息的是,一之為甚,其可再乎,當年的金融風暴,董建華政府錯了一次,但在十年後的金融海嘯,曾蔭權政府又再錯一次,吃了虧還學不了乖,這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其次,從1990年至今日,香港的樓價升升跌跌,而政府為了調控樓價,不停的作出行政措施,而這些行政措施有的有利樓價,有的不利樓價,但是,這些行政措施一旦施行了,卻並非臨時的,當它存在的客觀條件消失了之後,依然在實行著,這令到市場不停的扭曲,而且是同時既向左扭,又向右扭,既存在著自從1990年開始分步實施的收緊按揭、樓花、多次增加印花稅這些壓抑樓價的措施,同時又存在著「勾地政策」這種有利樓價的行政措施,真是自相矛盾,不倫不類到了極點。
簡單來說,在這二十多年間,香港政府在樓市上升時,則用行政措施打擊樓價,但在樓市下跌時,則是減少供應量,從供應量著手。我們同意第一點,使用行政措施,去控制樓價,但卻反對第二點,因為減少供應的同時,也就是令到市民的居住空間減少了,這自然是不正常的政策。我們的看法是,樓價上升時,用行政措施,是正確的,但是,當樓價下跌時,只消訂立日落條款,撒消行政措施,才是正路,才是公道的、王道的做法。把房屋政策回復到1990年以前,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